- 索 引 号:QZ00116-0300-2023-00025
- 备注/文号:泉建办〔2023〕5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2-13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各项目建设指挥部,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住建行政主管部门:
现将《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2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全市住建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主动融入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大局,落实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城乡功能与品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全年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16件,表扬表彰6次,中央媒体报道18篇,连续11年在全市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2人获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抓项目攻坚,城乡建设提质提速。
策划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项目1173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8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5%。
1. 强化项目导向,完善提速提质机制。建立“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工作体系和城建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以“动态晾晒+定期调度+滚动巡查”模式督促项目建设。先后制定项目考评方案、考评细则、晾晒方案,组织开展秋季攻坚、“抓前期促开工”攻坚、“攻坚四季度、奋战九十天”等活动,精细组织实施,市县同向发力,营造比拼氛围。
2. 联动新城古城,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聚焦新城集聚,联动推进丰泽北峰、鲤城江南、台商海江、晋江晋东、洛江阳江等组团开发,统管区12个片区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完成房屋征迁96万平方米。聚焦古城提质,按照“一轴三片”的格局系统推进街巷整治提升,启动中山南路片区46条街巷整治。聚焦交通提畅,实施21个“聚城畅通”工程市政类项目,完工洛江西环路市政道路,贯通通港东街快捷化改造晋江大桥至绿廊段主线。
3. 统筹布局县域,做实做优次中心组团。12个县域重点片区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完成房屋征迁88万平方米。各县聚焦比较优势,策划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项目,晋江市科创新区样板工程在全省样板评比中位列第三。全面推动城市更新,全市完成42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18个老旧片区改造试点,完成298个绿色社区创建,完工30个无障碍设施样板项目,新增公共停车位5500位,改造断头路36条,新建或改造绿道159.6公里。
4. 突出城乡融合,做精做美小城镇和新农村。完成既有裸房整治4.3万栋。创建永春、德化2个省级“崇尚集约建房”示范县,德化在全省考评中获第二名。实施3个省级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工程,完成投资7562万元;竣工农村危房改造106户。重点扶持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改善提升,永春入选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试点县,9个镇村列入省级重点改善提升名镇名村。
(二)抓民生需求,“住有所居”落细落实。
1. 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因时因势出台“13+7”调控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精准化解恒大项目风险,工作经验在住建部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南安恒大新城项目全省率先完成保交楼“销号”。开展公共收益、公维金、物业企业履约、物业服务水平专项监督,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提升。
2. 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开工棚改项目11893套、公租房464套,获评全省棚改工作绩效优异市。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机制,新增保租房5738套,获省住建厅表扬“成效显著”。保租房发展案例代表获全市创新项目评选民生类第一名。鲤城民营企业鸿荣轻工自持整宗租赁住房用地建设保租房模式入选住建部第三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完成中心市区512户保障房选房分配。
3. 安置回迁实现“三赢”。全市新开工建设安置型商品房173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07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项目安置问题。推进市级投资项目剩余资产上市。在西郊片区成功试点定向定价商品房安置模式,在东海莲垵片区试点房票制度。3个项目获评“2022年度全省和谐征收示范项目”。
(三)抓内扶外引,建筑业加速转型。
1. 产业实力持续增强。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344亿元,增长6.8%。制定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培育扶持市级建筑业龙头企业49家、总承包准龙头企业37家、专业承包准龙头企业17家。新增一级以上资质企业18家,招引回归高资质企业11家,落地一批国企强企。
2. 产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全市新增装配式建筑项目86个,新增面积246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1%,装配式建筑面积及数量排全省第二。竣工绿色建筑项目305个、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比率达95%。落实“双碳”战略目标,联合闽南理工学院成立“泉州市城乡建设双碳产业学院”,在全国住建行业首创“政、校、企、会”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新模式。
(四)抓环境优化,行业管理规范提升。
1. 执法监管规范亮剑。市县两级住建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04万人次,深入开展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和造价咨询、招标代理、质量检测、房产中介等专项执法检查,探索建立重点信访事项“双倒查”工作机制,对重点信访案件挂牌督办。住建信用指标在全市政务诚信建设评价中排名第三,住建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案例参评住建部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案例,信用监管做法和成效在“信用中国”网站刊发。
2. 点题整治精准见效。全面开展建筑业“清欠”活动,协助人社部门处理各类案件375件,为1774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498万元。开展物业公共收益整治,全市累计排查物业小区2023个次,处理问题线索579件,责令整改企业312家,通报批评28家,处罚3家,有关工作做法入选省住建厅典型经验。
3. 审批服务持续优化。持续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三减一提升”,推行分期、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和竣工联合验收,助力项目提速。联合莆田住建局率先在全省实现资质迁移“跨市联办”,改革做法得到省效能督查通报表扬,获评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局长走流程”工作做法得到《人民日报》报道。局审批、房屋交易中心窗口共办理各类办件8.2万件。强化批后监管,完成442家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并分类处置。
4. 质量安全常抓不懈。健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小散工程安全生产纳管、预拌混凝土生产用砂等质量安全监管、化工建设工程监管协调等监管机制。推动1092个在建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完成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理、消防安全隐患治理、物业小区安全检查、经营性自建房百日攻坚,不断夯实安全基础。2021年度消防安全目标责任考核获“优秀”等次。工程质量创优取得新突破,2个项目获评“鲁班奖”,3个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13个项目获评省级优质工程,26个项目入选省级第一批智慧工地试点项目。
(五)抓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活力激发。
1. 党建工作特色明显。开展“学习弘扬晋江经验、勇当双轮驱动主力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系统征集231个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金点子”。举办5期“勇当主力军 住建我先行”党建微讲堂。《泉州古城街巷综合提升示范工程》获评全省体制机制创新案例三等奖,《守护万家灯火的一缕光》获评全市特色党建项目优秀奖。建立城建片党建工作制度,持续开展“城建提速、电亮民生”联建活动,构建党建服务民生新格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力度,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规范工作流程制度。
2. 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围绕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需要和城市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实施住建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质专项行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作风品德。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参与指挥部工作,在一线锻炼干部、培养干部,打造一支懂技术、有情怀的城建团队。
3. 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融入文明城市创建,获评“创城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人才工作、政务信息、平安建设、信访服务、反恐维稳、绿色机关创建、垃圾分类、双拥、妇儿等工作再创佳绩,获评2021年度市级“平安单位”。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住建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推进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大局,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以及全国、全省住建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重点围绕提升城市能级、打造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住房城乡建设体系的目标,持续以“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总抓手,推进住建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结合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要求,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策划“宜居宜业、生态人文、聚城畅通、安全韧性、智慧管理、村镇建设、样板特色”等七大板块项目,分批次组织实施,年度计划投资800亿元以上。
1. 实施宜居宜业工程。抢抓国家盘活低效用地试点重大机遇,开展常态化城市体检,融合推进片区开发、城中村提质、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全市新启动247个、2.6万户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收尾,完成中心市区7个老旧片区改造一期工程,打造19个完整社区试点。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9180套。持续开展重点片区更新比拼活动,全速推进江南新城金鲤、繁荣、站前西等片区开发,全面铺开西华洋片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东海城东核心区,启动后渚莲垵、金崎征迁,加快中央活力区实质动建,开工东滨大道、丰海路景观提升等项目。
2. 实施生态人文工程。推进滨海、沿河、沿山、沿路、绿化带等生态廊道保护修复改造,实施城市主要出入口、快速路两侧等重要节点综合整治提升。中心市区重点推动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站前大道等主干道两侧景观提升,打造城市景观廊道。围绕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持续推进古城提质,加快实施古城第二、三片区中山南路及周边46条街巷综合提升工程,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3. 实施聚城畅通工程。推进高速路与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连接,完工刺桐大桥南节点改造、武荣大桥、通港东街快捷化工程、江南大街东延伸至江滨南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晋江世纪大道南延伸一期、新华路北拓及纬三路工程等项目;开工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凤池路(机场快速路至刺桐大桥)快捷化改造等6个项目。优化城市路网及慢行系统,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0公里,建设福道130公里,各地新建1个以上慢行系统示范区。进一步畅通“内循环”,改造“断头路”36条,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
4. 实施安全韧性工程。开展电力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中心城区开工建设8个输变电项目,投入使用3个110KV变电站。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海绵城市体检评估,实施海绵城市试点项目,2023年底城市建成区可渗透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城市建成区3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5. 实施智慧管理工程。加快基于CIM的住建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业务全面融合、系统全域联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建设安全运行管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转变。
6. 实施村镇建设工程。结合乡村建设评价结果,以镇域为载体,以镇中心建成区为重点,有机有序推动人居环境更新。一是实现“三个转变”。改进乡村建设工作方式,推动工作奖补机制从普惠制向特惠制转变,遴选机制从带方案向带项目形象进度转变,打造模式从以区域点状为单位向跨区域片状转变。二是打造“三个精品”。探索以镇域为单位,新打造10个市级集镇环境整治示范项目,晋江紫帽打造省级样板;从乡村规划设计、文化创意、历史文化保护、农房建设、设计陪护等领域培育10个市级闽台乡建乡创示范项目,德化美湖镇打造省级样板;示范开展跨县域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打造2个市级连片保护试点。扶持9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改善和40处以上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打造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样板。三是实施“三项攻坚”。攻坚裸房整治,完成裸房整治3.6万栋以上,打造30个裸房整治示范村,完成德化县“崇尚集约建房”示范县建设第二阶段任务;攻坚农村低收入户住房安全保障,实施127户农村危房改造;攻坚村镇建设干部业务素质提升,组织培训班,提升一线干部村镇建设能力水平。
7. 实施样板特色工程。组织开展县域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示范工程比拼,各县(市、区)立足本地优势特点,各策划实施2个以上特色样板工程,形成多点开花、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建设格局。
(二)坚持稳中求进,推动产业发展平稳。
1. 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一是扶强龙头。抓好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穿透执行,精准帮扶龙头企业发展。开展“点单式”“走出去”活动,开拓外地市场,加大招商力度,招引一批央企国企落地我市。二是规范市场。启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规定和项目招标投标制度,严厉打击转包、挂靠、违法分包行为。持续开展清欠工作,推动政府投资项目过程结算,减轻企业负担。三是促进转型。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力争达到93%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推动总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国有投融资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试点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装修体系项目,编制智能建造评价标准,试点一批智能建造项目。
2.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一是稳市场、增信心。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把好土地供应节奏,稳控房价,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各县(市、区)各培育发展1家以上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新增市场化租赁住房1万套(间)以上。二是促转型、提品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发展高端住宅市场,推行商品住房全装修交付,提升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严格落实新建商品住房品质提升要求,力争量质齐升。加强在建房地产项目质量和品质监督,强化违法行为抄告、质量监管处罚等联动处置,逐步减少房地产信访投诉。三是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房地产风险滚动排查制度,修订预售资金监管实施细则,加强预售资金的过程管控,严防项目“烂尾”。
3. 构建立体住房保障体系。一是抓政策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细化保租房用地政策、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等系列配套政策,从源头规范项目建设。修订完善公租房保障政策,推动实施常态化选房。结合人才住房建设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二是抓项目建设管理。结合片区更新和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在东海、城东、北峰、华大等片区及工业园区周边布局建设一批保租房,全市新增保租房1.1万套。三是抓公租房保障管理。推进信息化应用,持续推动公租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建设及公租房贯标系统本地化改造,优化公租房审批。完善租后长效管理机制,在有条件公租房小区装设智能化管控系统,探索购买服务实现专业化运营管理。
(三)坚持人民至上,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1. 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健全层级指导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履职情况、业务技能水平和监督保障的评价体系。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分阶段逐县(市、区)调研摸底,协助推动解决基层监督工作的实际困难。二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以推动建立控制体系为目标,改进检查监督方式,聚焦桩基工程、预拌混凝土、建筑用砂质量及危大工程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实行“一处违规,处处受查”机制,倒逼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到位。三是突出关键人员履职。推行项目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人脸考勤制度,探索建立履职考勤预警处置机制,穿透式检查转包挂靠及违法分包行为,树牢企业诚信履约意识。四是创新监管工作机制。出台《泉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提升指南》2.0版,推动标准化提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探索建立项目施工质量过程评价机制,力争获评省“闽江杯”优质工程奖项目12个以上。推动智慧工地提点扩面,每个县(市、区)保持2个以上智慧工地试点,进一步提升数字监管水平。
2. 持续完善消防审验和化工工程质量监管协调机制。一是落实“三常态”:常态化督导检查,定期开展消防设计审查技术复查、层级督导检查,每半年联合部门开展化工建设工程质量联合督导检查,筑牢监管链条;常态化业务培训,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每季度开展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常态化指导服务,建立民生工程重大项目服务清单,实行全过程指导服务,主动为项目建设提质增速出谋划策。二是实现“三突破”:探索建立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机制,攻坚突破存量问题解决;扩大告知承诺制范围,攻坚突破消防审验手续优化简化办理;加快推动成立消防审验中心,攻坚突破机构队伍建设短板。三是完成“两任务”:在总结提炼晋江经验成效的基础上,研究旧厂房改造利用的消防监管经验;深入总结消防审验行政执法经验,形成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工作细则。
3. 推进既有房屋安全长效管理。一是健全房屋安全管理体系。跟进省上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推进全市房屋安全常态化依法管理。建立房屋安全网格化管理监管系统,推动房屋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强化物业小区安全管理。深化物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督促物业企业紧盯事故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电梯安全、地下室空间安全、电动车安全、装修安全、高空抛物预防处置等隐患难点开展自查自改,持续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推动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四)坚持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1. 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一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围绕“强基础、严执法、树标杆、促提升”,通过规范监管制度、优化智能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夯实监管基础;以严格执法检查、点题整治、严惩违法行为等措施整治行业乱象,减少群众投诉;以加强信用结果运用、培育标杆企业等措施营造诚信经营、良性竞争氛围,打造风清气正行业环境。二是提升营商环境品质。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定期梳理群众反映问题,研究个案,形成案例,固化形成更加合理的审批制度,提升群众满意度。推进建设行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建筑业企业资质“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修订企业资质审批办事指南和审查导则,实行资质批后常态化动态核查。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指标,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更好服务保障重点项目。
2.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物业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将物业履约情况和违法违规行为纳入物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倒逼物业企业履职。开展物业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共收益管理,推动全市小区业委会应建尽建。实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试点,建立全市统一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确保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直接惠民利民。
3. 提升勘察设计技术水平。探索建设工程设计监理管理办法,研究建立设计监理运作机制。夯实设计方案审查队伍,提升审查人员素质,加强设计方案评审,把好源头审查关。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监管,推行线上设计质量检查模式,加强设计单位技术交流和监督,强化设计行业质量意识。推动设计企业创优争先,开展设计成果评选活动,带动提升我市整体设计水平。
4. 提升房屋征收工作水平。全市推行定向定价商品房安置模式。在东海后渚莲垵片区试点房票制度,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安置需求;总结提升试点经验,优化完善房票制度并全市推广。加强房屋征迁队伍建设,开展房屋征迁法律法规培训,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进一步规范房屋征收服务机构行为。
(五)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住建队伍建设。
1. 打造住建特色党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贯彻“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持续办好“勇当主力军 住建我先行”党建微讲堂,打造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融合示范,筑牢政治思想根基。聚焦“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丰富“支部建在项目上”工作载体,打造住建特色党建品牌。开展支部特色党建展评,形成“一支部一特色”,打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住建样本,以高质量党建为住建事业保驾护航。
2. 筑牢廉洁从政防线。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常态化开展对局属单位、科室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从严从实从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抓好“关键少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紧盯工程审批、工程管理、招投标等关键环节,规范工作制度流程,扎紧织牢制度笼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 增强机关管理质效。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文明单位动态管理,不断提升行业文明水平。有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节约型、节水型、无烟机关建设,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依法推进住建领域信访服务、12345办理、安全维稳、反恐、纪要保密、信息公开、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平安单位建设。
4. 提升队伍能力水平。深入实施干部队伍建设提质专项行动,通过优化团队、广泛培训、规范考察、明晰导向,提高干部素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住建干部队伍。健全完善住建领域市区两级管理分工配套机制,更好服务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需要。培育严实深细工作作风,不断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形成一把手做表率,局领导带好头,中层干部挑重担,一般干部争当先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