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东岭镇许山头村探路农村“宜居美院”建设

日期:2022-09-05 10:38 浏览量:

来源:泉州晚报


  惠安县东岭镇许山头村探路农村“宜居美院”建设——“活化”旧村落 村民进小区 

  泉州网9月2日讯(记者 谢曦 通讯员 李泽裕)在地少人多、新批宅基地“一地难求”的同时,破旧土石房屋空置、人口外流的现象,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泉州市部分农村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现实难题。

  为解决农村宅基地紧缺与群众住房刚需的矛盾,惠安县东岭镇许山头村以泉州市启动“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为契机,结合新时代农村社区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启动农村宜居美院建设项目,盘活土地集中建设村民自住小区,同步推进周边旧村落的“活化”利用,蹚出一条“村民有所居、乡愁有所寄”的新路。

 

在许山头村,精心雕琢的微景观随处可见。(谢曦 摄)

  “向天空要土地” 拆除危旧房建村民自住小区 

  许山头村又名东山村,下辖东堡、西堡、北典、梁坑4个自然村,面积2.73平方公里,人口逾5000人。

  为破解宅基地紧缺难题,早在2007年,许山头村就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对连片的闲置危房旧房进行拆除,腾出5.4亩地。但集中建设村民自住小区既不能照搬城市征迁政策,又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支持,一拖就是10多年。

  乘势“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许山头村先后召开多次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启动村民集中建设自住小区项目,用于安置农村住房困难户,解决农房用地无序浪费等问题。

  “我们这是‘向天空要土地’。”惠安县东岭镇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许钦山介绍,许山头村自住小区项目投资约1500万元,将建成2幢8层5733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建成后可安置35户。项目将于11月底完成全部工程,目前即将开展第二批选房,村民有望于年底前入住。

  “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得到惠安县委、县政府和市、县住建部门的支持。

  为破解“审批难”,惠安县政府成立农村村民自住小区建设工作领导组,对自住小区建设全过程进行指导。土地报批方面,允许自住小区按一定比例预留房源,对应建户等相关资料予以‘容缺审批’,先行办理用地手续。

  破解“资金难”,惠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专门出台方案,以抵押或保证方式,先后给予800万元贷款扶持。

  破解“共管难”,许山头村以“公司化”保障群众全程参与,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法人代表、村两委成员为股东的项目公司,作为自住小区的代建单位,“户代表”组成采购小组询价采购材料。惠安县住建局对项目申报、设计、施工、资金使用等开展跟进监督。既防止村干部“说了算”,也较好地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

  保留乡村肌理 引入乡建乡创团队“活化”旧村落 

  让村民“户有所居”只是许山头村迈出的第一步,同步推进全域土地整理,逐步“活化”周边旧村落,实现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是许山头村蝶变的方向。

  漫步在新厝头的石板路上,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色泽饱满的红砖厝、金鱼形状的滴水兽、可闲坐休憩的石桌椅,精心雕琢的微景观随处可见。即便是空置的石头房残存的断垣残壁,经过一番修整,也在绿植投下的斑驳青影中焕发出新气象。

  来到一栋古朴典雅的古大厝前,墙面上刻有“承先启后 敦亲睦邻”八个大字的砖雕,格外醒目。开阔的大厅中、舒展的回廊下,悬挂着字画,摆放着茶桌、座椅。修旧如旧的古大厝,如今已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这就是我们的乡村会客厅,大部分都是由村里的老工匠、手艺人打造的。”许钦山说,为了加强传统工艺与文化传承,许山头村引进台湾的专业团队对自住小区及周边片区进行乡建乡创规划提升。通过翻建古大厝、配套公厕、改造户外文化小广场,为村民创造亲子活动、社区康体空间,并结合道路改造,完善提升排水管道、污水管网。在乡村会客厅和凤山书社里,不定期举行南音、书画等活动,组织村民和游客的茶话会,留存乡愁记忆。

  “许山头村的‘宜居美院’建设,是我市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有效探索。”市住建局村镇科科长李溢海说,住建部门坚持以改善提升农村村民居住品质为第一导向,通过把握政策底线,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分类施策,为农村宜居美院建设提供实务指导。